
“许多名家作品之前只在画册里见过,这次能一次性看遍,太幸运了!”站在“巍巍者华”展厅靳尚谊名作《晚年黄宾虹》前的李娜由衷感慨。“种草‘万象本色’展很久了,终于有空和家人一起来看看,亲眼得见《神话》玉漱公主根根分明的发丝和瓷纱裙摆,感觉太震撼!”来自江苏的张晓很是激动。站在“上海现代”展览尾声面向大众征集而形成的照片墙前,看着南京西路商圈的“路易号”巨轮、上海中心大厦顶部的“上海慧眼”等熟悉的画面,刘琪向记者直言:“这正是我们眼中的‘上海现代’!”
国庆中秋双节来临,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点燃申城文化热情。高品质美展驱动,爆款迭出,近期馆内随处可见摩肩接踵的观展人群,长假叠加的还有MR沉浸式首秀体验以及众多主题公教活动的buff。一连串艺术惊喜,不仅让中华艺术宫成为市民游客必赴的“艺术打卡地”,近期更带动周边世博源商场客流同比提升12%、周末增幅超20%,以“文商旅展”深度融合的新范式,生动印证上海建设国际文化消费中心城市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强劲动能。“馆内的热闹景象,是城市文化殿堂与市民游客文化需求的双向奔赴,也是‘人民城市为人民’理念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落地。”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、执行馆长王一川说。
“上海现代”展
爆款美展热度出圈
驻足惊叹千年白瓷的精湛技艺,争相定格海派家具的“摩登记忆”……双节期间,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汇聚的多个高品质美展,在题材、媒介与受众层面形成互补,为大众提供多元美学享受,更通过“文化IP+消费联动”激活城市经济活力。
其中,集中呈现200余件历代德化瓷珍品的“万象本色——‘中国白・德化瓷’上海艺术大展”,已成沪上年度文化盛事,在社交媒体引发观展热潮,并登上“小红书观展指南”首位。截至9月底,该展接待观众近70万人次,单日最高参观量达23270人次,创下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近十年单日接待量历史纪录。为回应观众热情,展览已延期至10月8日。
“万象本色”展
一部上海现代性演进的艺术史诗,正由年度大展“上海现代”以600余组跨媒介作品编织。“园林式展陈一步一景,拍照特有氛围感。”逛到“海上新潮”板块,刘宇难掩兴奋。这个展览不仅让观众回溯城市化记忆,也不断享受与多个巧思打卡空间邂逅的惊喜。
新展“巍巍者华——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”,刚刚荣登“中博热搜榜十大热门展览”国庆版江浙沪榜首。近800件作品完整呈现中国油画三十载探索历程,深刻诠释“油画中国化”的艺术征程。
“巍巍者华”展
美育覆盖全龄需求
双节期间,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带来“艺术美育周”,精心打造“1场MR首秀+4大板块活动”的美育矩阵,通过“科技+艺术”“学术+体验”的组合,为不同年龄段观众提供“全时段、全场景”的艺术体验,兼顾深度与趣味,真正让艺术走进生活、融入人心。
全国首秀的“达芬奇・时空之轮”MR沉浸式艺术体验,是一份“科技大礼”。该体验以MR混合现实技术构建互动空间,邀请观众在达・芬奇“数字生命体”的引导下,隔空操作机械狮子、维特鲁威人密码锁、投石机等发明,亲身感受文艺复兴时期“艺术与科学共生”的智慧。这一实践既是馆方积极拥抱数字新技术,打造应用沉浸式互动展示内容的新尝试;也是促进“科技赋能文化消费”,打响“首发上海”品牌政策,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的有力行动。
“达芬奇・时空之轮”MR沉浸式艺术体验
众多公教活动则紧扣馆内高品质美展内核,又融入中秋节令文化,构成四大主题板块,近20场活动涵盖学术讲座、艺术导赏、非遗体验、亲子共创、城市漫步等多元形式。例如,“油画Lab创意工作坊”按受众分级设计体验内容,将观展与学画无缝衔接;白瓷领域名家大师将亲临开讲,剖析东方美学的深层魅力;亲子家庭将通过做手工、品节俗,在互动中享受中秋氛围。
从“艺术磁场”到“消费枢纽”
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此次双节“文商旅展”融合实践,并非偶然探索。2025年暑期,馆方已通过“罗丹艺术季”联动上海罗丹艺术中心,构建世博地区文旅协同发展新路径。活动期间,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不仅迎来罗丹代表作《行走的人》亚洲首秀,更联动艺术名人开展系列美育活动,形成“资源共享—活动联动—在地消费”的完整闭环,有效带动上海罗丹艺术中心参观人数提升。
“上海现代”展文创
长假期间,馆内特别邀请专业舞者每天不间断表演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舞蹈,丰富观展体验。并积极构建“票根联动”消费生态,推出食宿行一体化消费“组合拳”,与世博商圈、影院及线上平台形成流量互通,观众可凭借展览票根或商圈消费凭证获得双向折扣优惠。
“看这蝴蝶酥、鲜肉月饼、小笼包,全是上海的样子!特别戳人!”在文创区选购的蒋明玉拿起一款冰箱贴说。这里的热闹不逊于展区。“上海现代”展览同款怀旧铁皮玩具、创意盲盒,以及融入老上海元素的冰箱贴等股票配资查询平台,颇受青睐。自“万象本色”开展以来,白瓷主题文创持续走俏,销量占比超文创总销售额的50%。2025年前九个月,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文创销售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1%,其中下半年销量同比增幅达150%,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“万象本色”“上海现代”等热门文化IP对消费升级的推动,也是馆方突破艺术场馆边界、向文化消费枢纽稳步迈进的扎实实践。
广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